安徽理工大學力學與光電物理學院“蒙洼蓄洪區(qū)青春建工團”社會實踐團隊,在指導老師帶領下,于2025年7月2日深入“千里淮河第一閘”所在地——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王家壩鎮(zhèn),開展淮河治理的“王家壩模式”專題調研。
采訪當地抗洪英雄(攝影:王立夫,王子璇)
團隊首站抵達鄭臺孜莊臺開展入戶調研,向村民發(fā)放精心設計的調查問卷,了解王家壩治理模式相關情況。在臺史館,團隊采訪了曾參與抗洪的英雄,深刻體會到蓄洪區(qū)居民對“王家壩精神”的認同。
王家壩閘閘控中心(攝影:王立夫,王子璇)
隨后,團隊前往王家壩閘進行實地參觀學習。閘管理所技術負責人詳細介紹水閘構造、功能及運行原理等,團隊成員與管理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水閘日常管理及汛期調度決策流程。
王家壩閘前合影(攝影:王立夫,王子璇)
在王家壩鎮(zhèn),團隊面向當地孩子開展防洪防汛知識科普講座。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趣味問答等方式,傳授洪澇災害避險自救技能,提升孩子們應急避險能力。
“防洪防汛”安全講座(攝影:王立夫,王子璇)
此次實踐活動,團隊成員被王家壩精神深深吸引和感染,深刻體會到王家壩精神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
指導老師:朱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