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在漫長的歷史中被人民逐漸濃縮、凝練而成短短的十六個字,簡短但是充滿力量,每一個字都包含著深切的期望和無限的紅色······
實踐團成員跟隨講解員參觀學習紀念館內展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赴沂蒙山區(qū)尋訪實踐團重訪沂蒙山區(qū)的革命紀念館、抗日舊址、孟良崮戰(zhàn)役舊址以及博物館等充滿著紅色氣息的地方,再感受沂蒙老區(qū)的紅色精神,領悟先進革命文化,以這種方式紀念革命前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之際重溫紅色征程,堅定新時代大學生的紅色信仰與前進步伐。
紅色的沂蒙,基因在行走
在黨成立102周年之際,積極響應學校號召,相應大學生暑期實踐號召,相應紅色文化傳承的劇烈號召,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赴沂蒙山區(qū)尋訪實踐團進行了赴沂蒙老區(qū)的“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的成員在出發(fā)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提前了解沂蒙精神,了解沂蒙老區(qū)的地形和他討論具體安排每天的形成路線,實踐團的隊長陳景爍同學十分負責,在前期討論結束后為實踐團規(guī)劃好了每天的行程安排,考慮到各種情況,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都十分配合,前期積極準備,中期積極實踐,后期積極討論,整個實踐進行得十分順利!
傳承與創(chuàng)新沂蒙精神,繼承與發(fā)揚紅色文化
紅色基因需要傳承。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首先參觀了沂蒙老區(qū)的孟良崮紀念碑、孟良崮紀念館、大青山紀念館等紀念館,跟著講解員的腳步,講解員生動的講解將我們帶到了沂蒙人民革命的時代,那是怎樣的艱辛,是無數的前輩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這片熱土,在這片土地,前線與后勤,革命與抗爭,勝利與重生!
紅色基因需要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新就不會有更好地繼承與延續(xù),技術是這樣,文化是一樣的。每到行車在沂蒙老區(qū)的街道上,實踐團成員會仔細地看周邊的地形,在翻看老照片的時候,將現(xiàn)在的情景與當年對比,沂蒙老區(qū)沒有辜負祖國的期望,仍然走在時代進步的腳步上,緊跟著時代發(fā)展的步伐,現(xiàn)在是,以后也會是,未來會一直是!
紅色沂蒙在路上,紅色精神在心中
深刻了解沂蒙精神的內涵是實踐團此次行程的一個很重要的主線任務。“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是沂蒙精神內涵的高度概括。
在參觀紀念館過程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赴沂蒙山區(qū)尋訪實踐團與“萬名學子聯(lián)萬村,我為家鄉(xiāng)做貢獻”大學生實踐團相遇,一起參觀館內展品,仔細傾聽講解員的講解,互相交流學習。
實踐團與“萬名學子聯(lián)萬村,我為家鄉(xiāng)做貢獻”大學生實踐團相遇,合影留念
紅色是最美麗的顏色,是青春的顏色,是時代的顏色。在時代靚麗的底色上,紅色是最美的!紅色的沂蒙一直在路上,紅色的精神也應該在每個人的心中。
實踐團隊長陳景爍同學提前聯(lián)系了當地的共青團的老師,在會議室實踐團隊長熱情與老師打招呼,表明實踐團尋訪沂蒙老區(qū)的熱情與真摯,實踐團同學在會議室熱情交流討論,表達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抒發(fā)自己的真切感受,也聽老師講解沂蒙精神的深刻內涵,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紅色沂蒙的無窮力量!
實踐團隊長陳景爍同學與當地共青團老師握手,實踐團與老師熱情交流
實踐是起點,一起向遠方
一次實踐帶給實踐團的或許是沿途美麗的景色,或許是沂蒙老區(qū)的繁華街道,或許是紀念館里講解員的講解,或許是紀念碑前每次認真的致敬,或許是會議室熱情的討論,或許是紅色沂蒙的強大力量,或許是紅色文化的深刻影響······
實踐只是一次起點,作為青年,肩負起時代的重任和使命是最重要的,認清腳下路,不忘來時路,走好以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