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憶老街
為探尋老街舊巷,追尋城市記憶,尋幽探古,感受老皖南城市文化,不忘初心;幢睅煼洞髮W2021級智能科學與技術班的李翔,朱瀟宇同學于2023年1月12日至13日前往安徽省池州市南溪古寨進行為期一天的參觀學習。
南溪古寨,又叫金家村,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花園鄉(xiāng)的深山峽谷中,總面積2.15平方公里。村后有九條山脈俯沖而下,蜿蜒到村口,盤成三個圓丘,形似九龍戲三珠。此地的村民多為匈奴人的后裔,因此南溪古寨被稱為“大山深處最后的匈奴部落”。南溪古寨內房屋以徽式建筑為主,有元代建筑的房屋一幢,明代建成的一座大成祠和兩座小祠堂,村口有三座古橋,被村民稱作“進村三把鎖”。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至德縣政府和至德縣城中學曾一度遷到這里。其臥于高山腳下,三而環(huán)山,房屋是徽式建筑與北方草原地區(qū)建筑的結合,其中還有元代建筑的房屋一幢,明代建筑的一座大成祠和兩座小祠堂保存完好。村內99口古井,99條街弄,均是青石鋪路,還有部分元朝和明朝的民居保存完好。祠堂門楣較高,山墻聳立,天井庭院較寬,兩旁有花鳥麒麟浮圖座廂,后廳是祖宗牌位,內懸“南溪鯤化”等匾額。

走進古寨,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金氏宗祠,位于南溪古寨的核心區(qū)域,門楣高大,山墻聳立,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共前后三進。明清時期,金氏是該地的名門望族,有不少人在朝廷為官。祠堂內有99根柱子落地,柱子上的雕刻隱隱有龍的形狀,在古寨的南部,還有碉屋,始建于元末時期,基本特征是石墻,聽當地人解釋,后來改成了磚木結構。墻壁上有洞孔,主要為射箭之用。
通過此次實踐,志愿者們感受到老街古巷是歲月的目擊者,又是時代的見證者,在歷經幾個世紀歷史文化積淀與現代化日益繁華的都市的交相輝映下,老街古巷最原始的歷史韻味和文化光影依然綿長輝煌,夕陽西下,斜陽古寺,斷墻殘瓦,讓人頓感韶華易逝,歲月流轉。更讓我們當代大學生感受到了時代的力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文:朱瀟宇 圖: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