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特殊節(jié)點如期而至,這段歷史鐫刻著民族的苦難與榮光,飽含著深沉的家國情懷。八十年前,萬千英烈挺身而出、舍生取義,用熱血鑄就民族獨立的豐碑,點亮和平的曙光;八十年后,接續(xù)紅色薪火、傳承精神力量,成為當代青年不可推卸的時代使命。為引導青年學子回望烽火歷程、厚植愛國情懷,福州大學至誠學院2024級外國語系英語1班團支部精心籌備了系列紅色團支部立項活動;顒有问截S富多樣,既有抗戰(zhàn)遺址的實地探訪,也有紅色故事的專題宣講,更有沉浸式的歷史感悟與互動式的思想碰撞。每一項安排都力求讓青年學子掙脫書本的束縛,在與歷史的近距離對話中感受先烈的赤誠信仰,在與同窗的深度共鳴中凝聚奮進的動能,讓紅色基因真正浸潤青春、融入血脈,在代代相傳中彰顯新時代的鮮活生命力。
踏烽火,承紅色魂
當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大門被推開,喧囂瞬間被隔絕,時光仿佛逆流回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展柜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泛黃發(fā)脆的戰(zhàn)地書信、銹跡深深的抗戰(zhàn)武器、補丁摞補丁的舊軍衣,它們無聲訴說著福建大地曾經的浴血抗爭。
在團支書的帶領下,團支部全體成員循著歷史軌跡,逐一梳理八閩大地的紅色記憶:從民眾自發(fā)集結抗日的熱血豪情,到愛國志士奔赴前線的義無反顧;從革命根據(jù)地軍民的頑強固守,到敵后游擊戰(zhàn)的巧妙周旋。那些曾在書本上顯得枯燥的文字,此刻都變成了有血有肉的故事、可觸可感的過往。同學們在移步換景間真切感受歷史的厚重,深刻領悟到抗戰(zhàn)勝利的彌足珍貴,福建抗戰(zhàn)精神的內核也隨之深深印刻在每個人的心中。
宣講憶抗戰(zhàn),80話傳承
紀念館內,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者。黑白老照片里,是先輩們?yōu)槊褡濯毩⑼ι矶龅纳碛埃环狐S的文書中,是革命者為理想信念寫下的錚錚誓言;銹跡的槍械上,是無數(shù)戰(zhàn)士為守護山河留下的戰(zhàn)斗印記。它們靜默陳列,卻將抗戰(zhàn)歲月的艱辛與榮光,化作無聲的教誨,浸潤著在場的每一位同學。同學們神情專注,認真聆聽著講解員的每一句講解,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如畫卷般在眼前鋪展:有人舍生取義,有人堅守陣地,有人隱姓埋名奉獻一生。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化作源源不斷的精神養(yǎng)分,讓青年一代在回望中汲取著奮進的力量。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當以史為鑒、以志為向。既要傳承先輩們的抗戰(zhàn)精神,將家國情懷刻在心中;更要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lián)姑,讓紅色基因在青春的脈搏中跳動,在代代傳承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以青春之名,赴時代之約,用實際行動書寫屬于當代青年的精彩篇章,讓先輩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以青春之力,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本次系列活動,不僅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的深情緬懷,更是一場紅色文化傳承的精彩踐行。我們突破傳統(tǒng)課堂藩籬,將福州當?shù)氐募o念館化為青年求知的“靈動學堂”,使塵封的歷史借實地探尋、互動宣講而煥發(fā)生機、躍動活力。
展望未來,團支部將不斷革新紅色教育范式,引領青年學子深度發(fā)掘本土紅色資源,于步履間觸摸歷史溫度,在體悟中賡續(xù)偉大抗戰(zhàn)精神。鼓舞新時代青年以拼搏為刃、以擔當為鋒,為民族復興鐫刻屬于青年的獨特擔當與無上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