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晨會分享的正能量小故事
美國通用電氣前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韋爾奇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員工中最可悲也最可憐的一種人,就是那些只想獲得薪水,而對其他一無所知的人。”如果你只把工作當作一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不管是否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都不可能對工作保持熱情。但如果你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yè)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把工作等同于事業(yè),意味著在工作中任何事都要執(zhí)著追求、力求完美;把工作只當作工作,意味著那是出于無奈、不得已而為之,在工作中只有痛苦、抱怨和不滿。
有一次,麥當勞的創(chuàng)始人雷克羅克為學生做演講,他對在場的學生提了這么一個問題:“誰知道我們是做什么的?”在場的學生都回答:“做快餐。”有一名麥當勞優(yōu)秀員工卻給了所有人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他說:“我們的職業(yè)是做快餐,可是我們的事業(yè)是做地產生意。我們最大的資產不是快餐給我們帶來的利潤,而是快餐帶來的麥當勞地產保值增值!”
這就是一名優(yōu)秀員工的眼光,他把職業(yè)當成心目中的事業(yè)來經營。
成功人士的眼光都是超前的,而一般人太計較眼前得失,可能就會失去很多機會。一般員工的眼睛往往只會緊盯在薪水上,而看不到這以外的東西。雖然任何人都離不開金錢,在職場上的人都不能不考慮薪水,但一心只執(zhí)著于金錢的人,斤斤計較,絕不會想多做一點。一旦薪水不在他們的理想狀態(tài),就會敷衍了事。
薪水只勝作的目的之一,你一定能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如果僅僅是為了薪水而工作,那就無異于一葉障目了。工作除了滿足個人的生活資源需求,更是一種自我發(fā)展和提升的社會活動。
只為薪水奮斗,工作就會變得平庸,視野因而被封閉住。在薪水范圍之外,努力工作,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具有的戰(zhàn)略眼光、組織眼光、經濟眼光和商業(yè)眼光等,并相對確定為之努力的目的和目標,這樣才有希望最終成為一個事業(yè)和生活的成功者。
- 不平凡的少年
- 12歲時,我對學習英語產生了興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風下雨,我都要騎車40分鐘,到杭州西湖旁的一個小旅館去學英語,這一學就是8年。
- 03-19 關注:0
- 適合晨會分享的正能量小故事
- 美國通用電氣前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韋爾奇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員工中最可悲也最可憐的一種人,就是那些只想獲得薪水,而對其他一無所知的
- 03-17 關注:5
- 關于職場的故事
- 有一個叫史蒂文斯的中年男人在一家公司里當程序員,他已經在這家軟件公司里干了8年。然而,就在這一年,公司倒閉了。
- 03-17 關注:4
- 工作勵志哲理故事
- 多年前,馬云在美國講述他的宏圖大略時,有人嘲笑阿里巴巴的商業(yè)模式就像要把萬噸輪船抬到喜馬拉雅山上。
- 03-17 關注:4
- 關于職場小故事及感悟
- 美國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yōu)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yè)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yè)增長率為10—
- 03-17 關注:5
- 跳槽
-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 03-17 關注:4
- 所長無用
-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必須會貧窮的。
- 03-17 關注:6
- 推銷自己
- 紋德從學校畢業(yè)進人社會工作沒有多久,在一家小型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很幸運地透過了一家大型企業(yè)的考試,進人這家公司工作。
- 03-17 關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