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讀后感
	   
	   說起巴金,大家并不陌生吧!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他是一位有熱情、有進步思想、有獨特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文學(xué)巨匠之一!都摇肥前徒鸬拇碜鳎1928年,旅居法國的巴金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此后,他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在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具有卓越影響的長篇小說和中、段篇小說!都摇肥前徒30年代創(chuàng)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從1931年問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光輝思想和動人的藝術(shù)魅力吸引著廣大讀者,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占著重要的地位。
這篇小說以20年代初期中國內(nèi)地城市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衰敗的歷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國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縮影。作品通過以覺慧為代表的青年一代與以高老太爺為代表的封建腐朽勢力的激烈斗爭,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和家族制度的腐敗與黑暗,控訴和揭示了大家族和舊禮教、舊道德的罪惡以及吃人本質(zhì),并且揭示了其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同時,作品還極大地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fàn)幰约八麄兣c罪惡的封建家庭的決裂。
一系列性格鮮明、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在《家》這本書中表現(xiàn)出來,高老太爺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代表,作為這個封建大家庭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者,作品突出表現(xiàn)了他專橫、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話就是法律,誰也不能反對。為了維護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他堅決反對孫子們進學(xué)堂和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他逼覺新與瑞玨結(jié)婚,制造了覺新和瑞玨和梅三人的愛情悲劇。他對家中男女仆人
視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歲的鳴鳳送給60多歲的馮樂山做小老婆,鳴鳳死后,他又把婉兒抬到馮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爺?shù)纳校S護大家庭興盛是他意志的全部。表現(xiàn)出了封建制度以及舊禮教、舊思想、舊道德必然滅亡的趨勢。
覺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我個人覺得是最為精華的部分。他性格上充滿了矛盾,是個“有兩重人格的人”,覺新善良、待人誠懇,但由于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他凡事逆來順受,委曲求全,他愛表妹梅,但當(dāng)這段美好的戀情被長輩無情的扼殺后,他并不反抗,對父親為他與李家訂的親事,也表示順從,然后回房蒙頭大哭一場,與瑞玨完了婚。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典型人物,批評了“不抵抗主義”。指明對于封建舊觀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劇的唯一出路。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作品非常善于通過細致入微地刻畫人物心理,展示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突出人物性格,如作品寫鳴鳳投湖時的心理,就非常細膩,是全書極感人的篇章,它將一位年僅17歲的少女在即將走向生命盡頭時的痛苦、掙扎以及最終絕望,一層層真實細致地剖析出來,使讀者從這位被凌辱的少女身上,看到舊制度摧殘人性的罪惡。
《家》當(dāng)然也不完全是暮氣沉沉,這里還有新思想在涌動,當(dāng)然,這也是巴金先生要集中表現(xiàn)與突出的,正如他在《激流》總序中所說:“生活并不是悲劇,它是一場搏斗。”勇于搏斗的覺慧給這本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讀者在憤恨與失望中還抱有希望,贊揚新思想,激勵后來人。這個社會永遠都在進步,不曾有一刻停止,而且也不能停止,沒有什么可以阻擋的。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就需要提倡新思想的發(fā)展。
「標(biāo)簽: 《家》讀后感」
 
	   
讀后感推薦